公司简介 产品介绍 在线订单 在线留言 联系方法
  实用常识 业内新闻 光辉历程 产品证书
   
   
  漏电断路器
  塑壳式断路器
  微型断路器
  框架式断路器系列
  漏电保护插头
  其他
青田石雕的砍坯就是从外部到内部,由概念到具体渐次地大量地将材料减少掉。它有广义 和狭义之别,狭义范围只是敲和戳,使用的是粗工具,属于粗工序。广义的内容是作品未进入 精修阶段都称为坏,所以它包括敲、戳、铲、钻、镂、拉刺等几道工序。下面着重从狭义方面 进行浅析。 狭义方面的砍坯,看起来比较粗,简单容易不过,然而它是学好青田石雕的难中之难了, 这道关过得了就意味着青田石雕会刻。因此坯砍的准确,戳得体与否,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砍坯从“基准点”开始,定好基准点的大小、高低、角度和仰俯,以它为标准渐次展招开 来,此时应考它的比例、动作形态、构图、角度以及情节和景物相互关联等。砍坯要掌握“四 从二欲”的诀法,“四从”就是“从大到小,从外到里,从上到下,从高到低”。“二欲”是 “欲右必须从左到右,欲左必须从右到左”具体做法:如果欲右边的料留住刻划主体景物,就 要先雕去左边该去掉的料子,以突出右边,才能准确地显示主体主题,反之亦然。例如青田石 雕的花果、山水、人物、动物四大类的砍坯就是离不开它的。 花果类砍坯是定好底部基准线,将料件的外轮廓粗粗整好,并砍出大小宕门,与底座搭配 好,整件作品呈“S”型款式,至少有两个半凹门。如果是有色的料子,要围绕色彩来整坯 形,尽可能将好色摆在显要当门的位置。 确定当门主体位置的主花或果实为基准点,从基准点开始造形。无论是砍坯还是戳细坯, 都要按照“先花(果实)次叶后枝”的顺序出形。即先出主花或果实之形,继而依次砍出次要 位置的花和蓓蕾,然后砍出叶片,再派生枝干乃至展现全形。无叶的梅花也要先有花朵后才出 嫩枝和老干,应记住砍梅花坯的口诀“无‘女’不成梅,新枝似箭开;三五成花瓣,枝上苞蕾 满”。无花竹子亦有先竹叶的雏形后才有竹枝竹干,注意砍竹坯时,应懂得“无‘个’不成 竹,刀叶聚三五;弯节不弯干,枝梢顺风舞”口诀。而砍松树坯也一样,不过也牢记砍松坯口 诀,即“无‘工’不成松,干枝曲如龙;树皮龟纹裂,金钱扇形叶”。花果石雕花或果实是主 体,只有确定主体,以它为基准,才好敲出全貌。这和自然生长先枝干后花叶与果实的情况正 好相反。 山水类砍坯首先从砍宕门入手,宕门开出才好立主峰,定基准线,出水门,分远近。基准 点就是主峰或近景的大树,大树定好,砍出树下之亭阁,将山峰退后,给近景的树亭以足够的 镂空厚度。依次开出水门,定水岸线,尔后层层深入,敲出中、远和左右侧边的峰峦和树层。 戳坯时,在铲平底部以后,首先铲好水平线,戳准水门的阔狭深浅。接着戳正亭阁的基 础,摆正屋宇,才依次砍出树木和山宕的坯。只有先校好基准线,山体、屋宇才摆得稳实和方 正。粗坯砍出后,接下去是细坯阶段直至完全成坯,按镂雕顺序进行即可。 人物类砍坯首先要坯料找到能造合雕刻头部的位置,再根据坯料的大小、长度,按照“立 七坐五盘三半”的原则量,量坯料够不够人物的比例高度,若是不够,将头的长度再缩短,身 体其他各部的比例都以头的长度为标准进行衡量。砍坯从定好头部的位置开始,上一凿,下一 凿,定头部的长度,在一凿右一凿敲出头的阔度,头的大小粗略确定,根据设计构思的动态再 打出头的仰俯、角度,这样以头部为标准从上到下依次砍出两肩、胸廓、手臂及全身,脚在最 后。这是雕刻人物的最基本顺序。 如果雕群像时,那先定主要人物的位置及头部,再定配角的头部。假如人物较多,可先定 出离主角最近关系最密切的配角的头,由近至远依次粗略定出配角的头部。各个人物头部的位 置和粗形定出后,继而再砍主角的身体各部。原则上也是先主后次地进行砍坯出形。但群像作 品大都是具有情节性,每个人物的动态都互相联系,有的甚至彼此身躯相接触,这样就不一定 先将主角的坯完成再打其他人的坯,而是按照情节、构图和人物相互接触的具体形状彼此交替 进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作品构图紧凑,情节连贯,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在砍坯的过程中,由于石料本身存在某些客观因素,要随时准备应变措施。比方随着砍坯 向纵深进展,石质起了变化,在人物的脸部或胸部出现不佳的杂色,这就要采取应变办法。一 是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的前提下适当改变动态,避开杂色;另一是估计杂色不会太厚,后面石料 又足够有余时,可将人物位置后移,这样就可去净不佳石质;再是可以改变原来构思,巧用杂 色,在不违背整体情节的情况下将杂色雕作人物必需的道具或装饰物。比如一个桃花扇仕女可 以手握扇子搁在胸前或掩住半边脸面,杂色可以刻成扇面上的花纹,这样反成了“锦上添 花”,妙趣横生。 动物类打坯与人物基本相同。产品造型也是扁形,因动物多以侧面观为主,产品虽有前后 面,但后面也要同前面一样雕,比人物作品更要详细。一般也以头部为基准,动物身体各部结 构比例也以头的长、阔度为衡量标准。头是构成动态的重要部位,因此动物作品从设计、砍坯 到修细,都是从头部开始,和雕刻人物的方法基本相同。尤其是砍坯,更得从头到身及尾、从 身到脚、从前肢到后肢的顺序进行。 在动物砍坯时注意两点,一是动物的形象特征。它是四肢着地,身躯从头至尾长度超过从 背到趾的高度,个别动物如长颈鹿例外。侧面能显示不同动物的各部特征,能看到头、身、尾 和前后肢,能现其全形全貌。且动物的后肢、臀股富有特征,是暴发力量的典型部位。尾巴除 了它本身的功能外,又是动物自然的装饰品,比如马、狮子、老虎、松鼠的尾巴就是很美的, 假如不侧视,这一典型的部位就不会看到。所以侧面是动物砍坯造型的重点。当然只有作品的 正侧面都雕得很好才能使形貌得到充分的表现。另一是动物的外形体态特征,大致是两个方面 的典型。一方面猛兽和善奔的以及大的兽畜大都是骨胳结构明显,肌腱发达,皮肉绷紧,有矫 健、遒劲、强悍的状貌,是一种暴发力量的特征。砍坯做到“宁瘦不可肥”的原则,切记不能 肌肤丰厚、皮革圆鼓。另一方面的典型是一些善兽、小兽以及毛皮厚密的动物,如熊猫松鼠、 兔子之类,做到“宁肥不可瘦”。对这两方面的典型在欲坯时宁可各向极端发展而切不可中 和,才能使动物作品刻出来形似惟妙惟肖。 动物除单雕以外,凡群雕的砍坯造型,后排的要高于前面,形象才能更多地显露,这和画 家作画一样,既符合透视原理,又是审美的需要,也表达作品层次的拾当手段。 由上砍坯的实践过程中,很自然地得出两条互相矛盾但又有道理的诀法,其一是“坎坯不 留料,雕刻无依靠,”其二是“砍坯砍彻底,雕刻省力气。” 第一诀法是指粗坯而言,因为粗坯阶段各部的物体都还不具体,关系十分模糊,概念性很 强,不可能做到一落凿就千真万确,有很大的伸缩性。所以在砍戳坯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要 为下一步留下程度不等的余地,每部分物体都应该适当留大一点,粗一点或长一点,物体的间 距要留狭一点,靠得紧一点。尤其是砍坯阶段更应如此。这就是说要前面“留料”,下一步才 有“依靠”。其实就是“留有余地”。 第二诀法是指细坯而言,细坯包括戳、镂、拉刺。因为细坯是进一步的减削体积、份量, 物体形象渐次明朗、具体清楚、准确,不再有什么伸缩因素,而是要最后定型。这是指广义上 砍坯所用,不必多谈。而两条诀法看似矛盾,实则是前后交替,紧密联系,是矛盾对立统一的 辨证关系原理运用。 总而言之,砍坯应全局着眼,局部着手,由大局到小局,由小局到点;又由点及面,由小 分面到大分面,以致展现全局。因为整个作品就是由许多局部的无数分面、无数条线与无数的 点组成的整体。由此得出砍坯结论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上向下,由近到远,由前到 后,由粗到细,由实到空;由抽象到形象,由概念到具体,这是每一位石雕艺人必备的,极其 关键的一关。 叶 高 君 发布日期:2003-4-9 21:34:00
 
  返回首页 | 公司简介 | 产品介绍 | 在线订单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法
© 2004-2005 上海第三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DESIGN BY IE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