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PRODUCT ORDER MESSAGE CONTACT
COMMON SENSE NEWS CREDIT PRODUCT BOOK
   
   
  RESIDUAL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MOU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URRENT CIRCUITBREAKER
  FRAME CIRCUIT BREAKER
  RESIDUAL CURRENT PROTECTIVE PLUG
  OTHERS
在翡翠商贸中,对翡翠A、B、C货的定义已取得共识:未经充填和加色处理的天然翡翠玉 件称为A货。如经过充填(如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处理的称B货;B货的矿物成分是天然翡翠 的成分,颜色是天然的,但充填的胶老化后会影响颜色的明亮鲜艳程度,影响透明度、光泽 等。如经加色处理的称C货;C货的矿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如同时存在充填和加色处理的 称B+C货。翡翠B货的称呼可能是由"Bleached & polymer- impregnated jadeite "(漂白和注 胶硬玉)的字头而来。C货的称呼可能是由"Colored jadeite"(染色硬玉)的字头而来(欧阳 秋眉另有一解释)。A、B、C货不是A级、B级、C级(英文的 A grade,B grade, C grade) 的"等级"之意,英文一般称 A jadeite, B jadeite, C jadeite;由于Jadeite(硬玉)或 Jadeitite(硬玉岩)不等于翡翠(Feicui)(见笔者另文),现建议称 A feicui, B feicui, C feicui(A翡翠、B翡翠、C翡翠)。 一般认为可靠的鉴别翡翠A、B、C货需要综合性的考虑,单一的方法容易出差错。鉴定翡 翠A、B、C货的文章和专著也不少,本文仅就鉴定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向大家请教和 探讨。 1.翡翠组成矿物 翡翠的组成矿物主要是单斜辉石簇中的硬玉,或含硬玉分子(NaAlSi2O6)较高的其他辉石 类矿物(如铬硬玉、绿辉石等);翡翠的矿物成分被认为是高压低温变质作用的产物,并为翡 翠的合成实验所证实。如硬玉中的NaAl被Ca、Mg、Fe、Cr等大量代替,则超出硬玉成分的范 围,而变成其他辉石(如铬硬玉、绿辉石、透辉石、霓石等)。透辉石、霓石等构成的玉石也 可称"辉石玉",但不属于翡翠玉。《珠宝科技》2000年3期刊载的"黑色翡翠"一文把黑色透辉 石玉称为翡翠,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对于硬玉翡翠的鉴定,国家标准《GB/T 16553-1966珠 宝玉石鉴定》已作了较准确的规定。但是,商贸中的翡翠比硬玉翡翠的范围要大(见笔者另 文)。由于翡翠是多晶集合体,确定是否翡翠及翡翠类别的矿物成分,较准确的方法是电子探 针图象成分分析,但受仪器设备限制,且费用高;较快速方便的是微粉末油浸法测定,只要一 台普通偏光显微镜及几瓶折射率浸油,所取的测样甚微,即便高档戒面也不影响其美观和价 值。 2.翡翠的颜色 翠绿色翡翠被视为珍品,并有"色高一分价高十倍"之说。故翡翠加色技术不断创新。除了 加红色、紫色之外,仅加绿色的品种,市面上所见至少在四种以上。貌似天然翠绿色的加色翡 翠的价值仅为A货的百分之一到成千分之一,甚至比B货还低。将无色翡翠染成艳绿色翡翠冒充 高档翡翠销售,使一些消费者蒙受较大损失和精神负担。早期用铬盐加色的翡翠,查氏滤色镜 观察呈红色(天然的绿色钙铝榴石玉也呈红色),成批的铬盐染色硬玉戒面,早于1956年为美 国宝石研究所发现(周国平,1989)。现今许多染色翡翠已不用铬盐,在查氏镜下的特征与天 然翡翠相似,而且稳定性也较好(笔者收藏的一个这类染艳翠绿色翡翠怀古已放置三年仍艳丽 如初),故查氏滤色镜观察只能作参考。过去的染色翡翠,可见色剂沉淀于网状裂纹中,而现 在的一些染绿色翡翠(包括部分B+C饰品或片料)已见不到这种现象,所以看不到裂纹中有色 剂沉着不一定就是A货。近几年来,市场上常见一种染不均匀浅绿色的硬玉翡翠手镯和挂件, 冒充天然翡翠销售。这类饰品,色彩柔和,有一定透明度(水),没有注胶,分光镜下437 nm 吸收线清楚,敲击声、紫外荧光特性、查尔斯滤色镜观察,都和天然翡翠基本一致。这种手镯 的零售价一般在500-1500元一支,较受一般工薪阶层和旅游者欢迎。据多次检测的资料,是用 一种染料(不是抛光的铬粉)充填在微孔隙中,由于光线的映照,使染色部分的翡翠整体带淡 绿色。染色有的整体染,有的只染一部分,有的还伴随染紫色(又称"春色"),使一支手镯呈 现几段淡绿色几段淡紫色的特殊品种。用洗涤剂等溶剂浸泡(必要时加超声波清洗),可以把 大部分染色剂洗掉,但是一般清洗后仍会留下更淡的绿色。用10倍放大镜(明显的甚至用肉 眼)可以看到微孔隙中浸染的深绿色丝。染色后又清洗过的,色较浅,但更象天然的,有较大 的蒙骗性; - 1 -不仅一般消费者难于识别,一些有一定商贸经验的老板也没有看出疑点而成 批地进了这类饰品;甚至搞珠宝检测的专业人员稍有疏忽,也可能把这种染色翡翠当天然翡翠 出具检测报告。 3.翡翠的光学特征 天然翠绿色翡翠是含少量铬所致,如鉴别翡翠颜色是天然或是加色的,较简便可靠的方 法是分光镜,但有的玉件透光弱或颜色浅,吸收线不易观察。对有荧光反映的,可用紫外荧光 仪检查。再者可用电子探针仪等检测色体部分的呈色元素,但检测费用高,色浅的呈色元素含 量常低于检测限。硬玉翡翠(jadeite feicui)在分光镜下,一般都有较强的437 nm吸收线。 对铬硬玉翡翠(chrome-jadeite feicui),较难看到437 nm吸收线。有的文献认为437 nm线 是铁引起的;但是,在完全无色的玻璃种硬玉翡翠中,这条线也很强;所以437 nm线的形成机 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具有正绿色的翡翠,一般都有铬的690(强)、660(中)、630 nm(弱) 吸收线。常构成-690,690-660,660-630 nm,依次强、中、弱的阶梯状吸收带;绿色淡的,- 630带或线很弱到看不清。用铬盐染绿色的,在660 nm±有宽吸收带;有些有机染料染的绿 色、紫色、红色等,在700-630 nm区没有吸收。翡翠的紫外荧光效应是鉴定A、B、C货的重要 参考依据: (1)天然翡翠一般无荧光,其中的"白绵"有的有浅黄色荧光。 (2)翡翠B货,多半是充填有机胶,一般有蓝白色荧光(充填蜡也有蓝白色荧光);当前 市场上许多"八三玉"手镯、挂件(B货)具均匀中强的蓝白荧光。有的B货无荧光,可能是充填 硅胶(?)等物质。 (3)当前市场上大多数染色翡翠都没有荧光(与天然翡翠相同);但有的有明显的荧光。 某些荧光特征对鉴定很有意义,[如一种染绿色翡翠发强的黄绿色荧光(染这种绿色的,保存 时间较短,绿色褪后呈黄色),一种染红色的具强的秸黄色荧光。 4.关于"翠性" 一些行家的专著中认为天然翡翠有别于其他玉石(包刮翡翠B货)的重要特征是天然翡翠具 有"翠性"(俗称"苍蝇翅"),这是硬玉矿物(011)晶面的闪光。显晶质透辉石(如青海翠玉 中的透辉石)(曲一华,1994),角闪石(如缅甸某些"黑乌沙"中的角闪石玉)等同样有发育 的(011)解理,也可以有"翠性";显微晶质的翡翠一般看不到"翠性",故"翠性"不能作为天 然翡翠的特征标志。 5.敲击声 敲击声不能作为判定翡翠A、B货的依据。有些翡翠销售者常以两支手镯轻轻撞击发出清脆 的"钢"音示其为天然翡翠,充填明显的翡翠B货的撞击声稍为沉闷。但发出"钢"音的不一定就 是天然翡翠,如透辉石(如青海翠玉)、闪石钠长玉(如缅甸"水沫子"玉)等也具"钢音"。当 前市场上出现的某些B货也可发出清脆的"钢"音。 6.网纹? 经强酸漂洗的翡翠一般都有明显的孔隙、网纹结构。天然翡翠中受应力作用和风化作用可 以产生明显的孔隙和网纹结构,与酸腐蚀产生的网裂常难于区分。"观察到有网裂、麻点和凹 坑者肯定是B货"的意见可能不妥。也因此,笔者建议去除"无胶B货"的概念。翡翠的天然孔隙 中可以充填后期的沸石、粘土矿物等;在切、磨、抛光的加工过程中,也可充填矿物粉末或抛 光粉。有这些充填物不算B货,且易识别。 7.密度 天然翡翠的密度一般在.3.25-3.45 g/cm3。翡翠B货的密度一般低于3.25 g/cm3。孔隙明 显的天然翡翠,其密度可低至3.15 g/cm3±,当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注胶"八三玉"饰品,是用 翡翠原生矿制作,因有天然的裂纹孔隙及杂质,在加工过程中作了酸清洗和注胶,有一定原生 孔隙,但一般无明显的网纹结构。与翡翠B货差不多。有一翡翠鸡心(点测折射率1.66,密度 3.313 g/cm3),经香港欧阳秋眉及笔者分别测定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均得到相同的具有典型 树脂充填的B货吸收峰,但在显微镜下及电镜放大500~2000倍的照片上只显示有少量孔隙,且 孔隙中未见明显的充填物。这种类型被称为"隐形充填"(这是由于使用注胶片料加工的饰品新 形成的表面裂纹没有充填)。所以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未见明显树脂充填的不一定就是A货。 对"鉴别翡翠B货,比重、荧光是指示,结构是关键,红外光谱是结论"的观点需慎重对 待。 8.B货 有些文章认为B货的充填物是环氧树脂(epoxy resin)。吴舜田等(1995)指出,市场上 常见到的翡翠B货充填物是类似光康(opticon)的树脂,其他还见有磷苯二甲酸类化合物 (phthalate type compound)、聚苯乙烯类(polystyrene)等。有机聚合物是一较复杂的体 系;笔者对一注胶翡翠的红外吸收曲线数据,经红外光谱仪内存资料检索,就打出25种特征接 近的有机物名称。传统的充腊处理一般认为不属B货,仍视为A货。但吴舜田等认为充填的蜡多 应属B货。此意见应于考虑,因为有些多孔隙的翡翠,充胶和充蜡的视觉效果差不多,具有同 样的欺骗性。 - 2 -显微镜(包括透射、反射显微镜)对结构和充填物的观察一般是简单有效 的。对于区分充填物是蜡或有机胶,苏文宁等(1995)提出的热针反应形貌和挑出作油浸观察 (或用绣花针刺入充填的胶中出现边凸小孔,刺入充填的蜡中边缘出现白色皮末),对于有较 大充填体的部分是可行的。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后者更具优越性)基本解决了是否充填 有机物的鉴别问题(包括蜡与胶的区别)。红外和拉曼光谱还可以确定矿物成分,但与翡翠有 关的辉石类矿物是一复杂的类质同象系列,厂家提供的数据库中尚缺乏必要的对比资料。有的 充填物没有特征的谱线(拉曼光谱不能作非晶态物质)。 9.人造翡翠 人造翡翠面市,在六、七年前就有报道(廖永和,1994;等)。据资料(赵延河等, 1993;沈才卿,1995),合成翡翠的矿物、化学成分、结构、颜色、密度、折射率及紫外荧光 性,红外吸收光谱、X光粉晶衍射分析等资料均与天然翡翠相同。但至今还未见市场上合成翡 翠饰品的检测报道。对此应引起检测部门的重视。 10.标识问题 按照国家标准《GB/T 16552-1966珠宝玉石名称》的规定,在检测报告和商品标签标注上, 翡翠B货、C货都要在名称后标示"(处理)",如"翡翠手镯(处理)"。考虑到加色翡翠的价值 比A货低得多,比B货也低,欺骗性更大;通过市场交易情况调查,商品标签或检测证书上 的"处理"一词,有些经营者解释为"优化处理"或"积压处理"、"降价处理"等。国内外的珠宝商 都感到翡翠B、C货对翡翠市场的冲击巨大,广大经营天然翡翠饰品的商家希望对翡翠B、C货明 确标示;从消费者有知情权的角度出发,为使广大消费者易于理解,建议在国标修定时,是否 考虑对注胶、染色翡翠饰品直接标示为"注胶翡翠XX"、"染色翡翠XX"、"注胶染色翡翠XX", 如"注胶翡翠手镯"、"染色翡翠观音"、"注胶染色翡翠佛"等。 11.翡翠品级的划分 对所鉴定的翡翠玉件在肯定是天然翡翠的前提下,按照5C2T标准[成分Composition)、颜 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重量(Carat)、透明度(Transparency)、 结构(Texture)]划分品级及价格档次(B、C货一般不需作品级划分)。具体划分标准另文论 述。当今世界,哪种商品高贵、畅销,就有其仿冒品出现,应用高科技制造假冒品,几乎可以 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翡翠是玉石之冠,高档翡翠在各拍卖会上不断创造令人惊叹的天价, 所以仿冒天然翡翠的B、C货及其他仿冒品层出不穷,令正牌的商家、消费者及检测人员伤透脑 筋。当一种假冒品刚被识破,使原来的识别方法失效的另一种新的假冒品又出现了,始终是假 冒在前,识别技术的提出在后。搞假货的是超暴利,有资金去引用高新技术,而一般检测部门 和工作人员却没有这个条件,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为珠宝研究及检测行业之普通一 员,当以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虚心向同行及商贸界的朋友学习,努力探索,以适应珠宝商贸 发展的需要。(中国珠宝网) 发布日期:2003-3-13 10:14:00
 
  GO HOME  |  ABOUT US  |  PRODUCT | ORDER  |  MESSAGE  |  CONTACT
2004 © Copyright ShangHai NO.3 Switchgear Factory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BY IENET.CN